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英語教學實施重點之省思


           近幾年國人出國旅遊人口一直急速增加,已成為旅遊業不容忽視的消費群。在學與用的選擇上,國人每每在出國前就會想到要好好惡補英語,希望能在國外旅遊時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而破壞了玩樂的興致,這時難免想到當初學習外語的初衷,與在學期間英語老師教學或自己的學習上是否出了問題,怎麼會在要出國遊玩時才驚覺語言能力的不足呢?朋友中有許多學歷只有中學甚或是小學的生意人,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和外國人接觸,自然地學會對方的語言。可見環境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在當今科技日益發達,國際交通網的便利,國與國間的距離不斷地縮小,書信的來往已快速到E-mail。為了儘速的獲取資訊,共通的國際語言更能促進人類的了解、互信和和諧,學習英語已是世界潮流。而在以溝通為前題之下,是否使用的是正確文法似乎就沒有道地的俚語慣用上更令人重視了,因為可想而知,世界各地都有文盲,但是要看到非啞巴人士無法說當地語言的卻是少之又少。可見語言的學習除了興趣的養成,首重的便是環境的塑造。
    語言的學習興趣之養成,除了需要老師正確學習的引導外,環境的積極營造也是重點,在學生隨時可到之處貼上實用語句,或是隨時與小朋友用英語聊上幾句都是不錯的方式,有些學校還會多安排一節的彈性時間外聘外師到校教學,並請級任老師協助加強復習。我的做法是上課儘量使用全英語,給予情境的熏陶;課外則鼓勵借英語繪本或有聲書回家研讀,增加接觸英語時間,也從中培養閱讀興趣。
        
我們的小學課程相較於其他國家已達超飽和階段,為了安插一節甚至兩節英語課程而要能不影響原本科目的學習,簡直是不可能,近年更有些教育界人士已開始質疑是否因為如英語等其他科目的加入而壓縮了小學國語文的學習,導致中學生,乃至大學生國語文能力大不如以往的學生,如此,更讓我們英語老師們更深覺一定要好好為小朋友經營這個撥出來的一至兩節英語課時間,讓小朋友真正學好未來走向國際化與他人競爭最直接的工具英語,能好好在小學就奠定好基礎。就我個人教學的經驗,為了不增加學童的課業壓力,我把重點放在聽、說;讀、寫則依學童反應逐漸加入。比如在課程進度的許可之下,下學期會加入一本短篇故事,作為課外閱讀教材;於課堂上討論,期末亦可選擇表演小小短劇,做為評量方式之一。評量多元化,除了平日於課堂參與活動的學習態度及反應,期末則讓學童自由發揮,多樣呈現,如:對話、朗讀、歌唱……等。活動設計採生活化、遊戲化。在程度不齊的先天不足情況下,很難要求全部學生達到一定的標準,只能期望興趣的培養。學問的獲得不在於老師給予多少,而在於自己不斷的進修;回想從學校畢業二十多年中,仍未曾丟棄英文,每日收聽ICRT,看外國影集學英語,聽外國歌曲等,所憑藉的仍是一股對英文的喜愛。
         
幫助我們的孩子培養興趣,找到一份適合他們的教材或課外讀物,播放故事CD,共同討論故事內容或直接從網路觀看英語短片等,相信在經營多元教學的老師們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下一代在學習英語的路途上一定可以更輕鬆順利,更愉快。

1 則留言:

  1. Yes! Yes!! Yes!!!
    扭轉國小英語教學的危機就是~把興趣與態度放最前面,提供孩子真實的語料與情境,才能"活化"英語學習,大家一起來加油吧!

    回覆刪除